2019-08-05 14:34:58
高密扑灰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吕蓁立
高密扑灰年画:《和合如意图》 吕蓁立绘制
走进高密扑灰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吕蓁立的画室——长林轩,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兼工带写的神态,肆意流畅的线条,一幅幅纯手工绘制的扑灰年画,透露着这位民间手艺人精湛的绘画技艺和古朴清雅的审美情趣。
吕蓁立,1953年出生于扑灰年画之乡——山东高密市姜庄镇棉花屯村,祖上世代绘制年画。耳濡目染,自幼年起他就喜欢上了这一传统技艺,并利用一切机会观摩学习,年纪轻轻便熟知了整套制作技艺。熟能生巧,巧则思变。吕蓁立意识到吕氏祖上“永顺和”扑灰年画作坊以画二细货为主的局限性,通过对比高密乃至全国各地不同年画产地民间高手的技法与画风,便立志要通过自己终生的努力,在扑灰年画绘制技艺方面胜出一筹。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吕蓁立一边在生产队出工,一边想办法提高绘画技艺。没有画稿和画纸,他就想方设法搞来美术纸甚至封窗纸,照着梅兰芳剧本画,照着雷锋像画。后来又找到张其翼、田霞光的作品一遍遍临摹。功夫不负有心人,吕蓁立的绘画才能被时任高密文化馆美术组组长的焦岩峰发现,把他选调入高密县文化馆创办的木版年画创作学习班。在学习班,吕蓁立如饥似渴地学习,得到了单应柱、鲁鸿恩、田霞光等山东艺术界大家的热情指导,绘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高密扑灰年画:《家堂》 吕蓁立绘制
“真正的艺术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与时俱进。”这是笔者采访吕蓁立时,他对自己从事扑灰年画绘制五十多年的切身体验。
沏一壶红茶,吕蓁立烫壶、洗茶、冲茶盅,一切都是井然有序、信手拈来,一如他娴熟的画笔在作画。品一口茶,一股绵甜幽香顺喉而下继而弥漫在齿颊间。再品一口,听吕蓁立介绍扑灰年画,如同品茶一样悠长醇香。高密扑灰年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民间手绘年画向木板年画过渡的“活化石”,吕蓁立如数家珍,高密扑灰年画的脉络逐渐清晰起来。
高密扑灰年画来源于庙宇壁画和民间文人画。高密秦时置县,“敬天祭祖,愉神保民”的东夷文化遗俗,以扑灰年画这种特殊的载体传袭下来,活态展现在现代高密的民俗生活中,并成为当地人年节及生产生活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密扑灰年画中“族影”的构图与祭祀方式,严格按照“左昭右穆”周礼宗法旧制。正上居中的最高祭祀位置是代表男女祖宗的画像,也有说是东夷祖的始祖——伏羲与女娲。高密的家庭祭祖,最早见于春秋时代晏子倚祠庐节守父孝,供奉先慈神主,其守孝遵礼的形象令敌军敬畏而退师。《风俗演义》记载在腊月或除夕“饰桃人,垂苇茭”,到现在高密人过年还饰以桃枝,垂苇茭,至今高密城乡,包括笔者家里,过年供家堂仍是挂苇箔作底,再把家堂和东莲花、西牡丹的配轴画挂在苇箔上一并供奉。通过在世老艺人的口口相传,高密扑灰年画大约成型于明初。作为高密扑灰年画起源、兴盛的姜庄、夏庄一代,在元之前还是六百里百脉湖,明初气候开始变暖,雨量渐少,百脉湖渐渐消失,这一带始有人烟,尤其清初大量外迁人口的到来繁荣了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活。从吕氏家谱中得知,吕家祖上清康熙年间迁移到高密姜庄。“其实我的祖上就已经非常注重继承与创新,我在扑灰画法的基础上,又加上国画写意与西洋画法,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吕蓁立如是说。
高密扑灰年画:《花开富贵》吕虹霞绘制
吕蓁立说在以前,贴年画听茂腔戏是高密城乡百姓不可或缺的年俗,人们在看画、听戏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以画中人物形象为道德标杆,如高密人耳闻能详的《二十四孝》《姑嫂闲话》《百寿图》《三娘教子》等,用这些年画故事教育孩子知情达理、尊老敬贤;用《八仙图》《天河配》《许仙》等引导孩子了解民族历史文化、养成勤劳善良的性格等等。谈到传统文化保护,因眼下不少年轻人妄自菲薄和盲目崇外,吕蓁立眼中满是担忧:“当然,我不是排外,不是拒绝接受外来文化,而是说要有扬有弃,我所画的扑灰年画不也吸收了许多西洋画的技法吗?我们是强调要固守住本民族文化的根。”
“现在,人与人之间最缺乏的就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吕老一言以蔽之当今社会的世风日下。“恢复并推行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在这方面,一直流传于民间的高密的扑灰年画与茂腔有着天然的优势。”
高密扑灰年画:《文财神》吕蓁立绘制
在茂腔与高密扑灰年画的关系上,吕蓁立说:艺术是相通的,扑灰年画的许多题材就直接来自茂腔,这类年画通常叫戏出人物。《天河配》《许仙游湖》等本身就是典型的茂腔戏。在高密,家喻户晓的茂腔戏给高密扑灰年画的创作提供了素材,高密扑灰年画的热销扩大了高密茂腔的影响。“我本人就是个戏迷。”吕蓁立说:“茂腔给了我若干创作灵感,拓展了我的思路,构图时舞台形象的动感经常浮现于眼前,笔下的画面人物也会随之灵动起来。”吕蓁立同高密文化圈的李家全、王金孝等是茂腔票友,他们经常举行文艺沙龙自娱自乐。茂腔美丽的音符,同画笔下的绚丽色彩交织构成了吕蓁立艺术创作的激情。他早年创作的《三娘教子》戏出人物造型,画面细腻清丽,线条流畅,人物表情生动丰富。在绘制方法上运用了传统扑灰年画的绘制手法,在色彩的运用及线条细节的处理上则凸显了西洋画的优点。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吕蓁立一直坚持博取众家之长,虚心学习、不墨守成规,厚积薄发,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从高密扑灰年画众多的流派、众多的传人中脱颖而出,成为高密扑灰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多次参加全国性的非遗精品展览活动。其代表性作品有《家堂》《财神》《三星图》《福禄寿》《五子登科》《仕女图》《八仙》》《三娘教子》等,均为高密扑灰年画上乘之作,其中《百年和合》《盛世集锦图》《祝寿图》等在国内多次获奖,部分作品被首都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机构收藏。
高密扑灰年画:《渔翁得利》吕蓁立绘制
吕蓁立的画作细腻清丽,淡写飘逸,画风典雅。吕蓁立作画,重在用心,把他多年来的积累,多年来的博采众长与自己与生俱来并为之付出大半生心血的扑灰年画融为一体,全部化为自己胸中的丘壑。每次作画,他都会先在自己的内心充分酝酿,“唰唰唰”的狂涂与“描子勾拉”,各得其妙;互不相咬的色差深浅、明暗独到的色彩,无不显示出其深厚的功底。作画时笔随心动,画由心生。即使临摹他自己创作的画稿,也找不出绝对雷同的两张。他常说:作画要用心,要这幅画比上幅画得更好,今天画的要比昨天的更好。正是他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赋予了高密扑灰年画这一古老画种新的生命力。吕氏家族的第六代传人,吕蓁立的女儿吕虹霞一直沿袭着吕家的传统风格作画,通过父亲的耳提面命,已然成长为同年代的高密民间画师中的佼佼者。
作为一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吕蓁立深知自己的责任所在:民族文化精粹一定要好好传承下去,要深刻理解它的文化内涵,不要急于求成。在国家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吕蓁立在他的画室里设立了高密扑灰年画传习所,对于热爱这门民间技艺的年轻人,他使出浑身解数,悉心传艺、热情指导。
“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之魂生生不息,复兴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这是吕蓁立作为一名民间手艺人的最大心愿,也是一份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精神的大国工匠情怀。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