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非遗·文化传承

我的购物车>

全部产品分类

林晨:千古琴韵静候知音

2019-07-23 16:16:41

谈及文人雅趣,古琴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作为我国历史渊源最为久远而又绵延不断的一种器乐形式,古琴艺术从诞生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发展史。古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而长期以来,古琴作为传统四艺之首,除了是文人明心见性、修身养性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承载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不可取代的文化符号。

  像其他传统艺术门类一样,古琴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过多次起伏与沉沦。尤其是近代以来,由于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剧烈变革,古琴艺术一度式微。有资料显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范围内能琴者不足百人。然而,或许当时的很多琴家想不到,就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古琴艺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经历着一次重生。

  积淀:高山不语,静水深流

图为古琴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林晨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从官方层面对全中国古琴艺术进行抢救性普查。古琴家查阜西、许健、王迪一行辗转江、浙、川、皖等23地,共走访全国98位琴人,收录了327首琴曲,陆续整理出当今仍在使用的《琴曲集成》等大型古琴谱集,为现代琴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著名古琴家林友仁之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古琴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林晨则是在老一代琴家影响下成长起来的琴人之一。

  林晨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受家庭影响,林晨从儿时起便有琴韵相伴——一间陋室,一张古琴,三五琴友,陶然其间。在她的记忆里,古琴一直是一门供文人玩味的小众艺术,即使到了80年代,当林晨背着琴囊,穿梭于上海音乐学院家属院时,她琴囊里的古琴还是大众眼里的稀罕物。

  尽管在普通大众中流传有限,随着古琴被纳入专业音乐教育,包括林友仁在内的一批古琴艺术家进入高校任教,古琴艺术开始在音乐专业院校中缓慢升温。1995年,林晨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主修音乐学系专业课的同时,林晨师从古琴艺术家吴文光,并在毕业后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从事琴学以及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工作。就在林晨潜心研修古琴的那段日子里,这门在音乐专业院校中有了一定积淀的古老艺术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复苏:拨动琴弦,余韵悠长

  2003年,古琴艺术继昆曲之后成为第二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年,伴随着遗产日的设立,林晨和吴钊、李凤云、余青欣、王建新、金蔚等著名古琴艺术家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先后为多所高校学生带来古琴演奏。直至今日,回想起当年的“豪华阵容”,林晨还记忆犹新:“在以往,形成一个如此奢侈的古琴团队是难以想象的。而当时,大家自然而然地聚集在一起,只为了一项共同的事业——古琴。”

  在高校拨动琴弦还只是个起点。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大幕的拉开,以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为代表的各类组织积极投入古琴艺术的挖掘、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持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古琴艺术进校园、进社区和各类古琴展览、音乐会、研讨会等活动。一时间,仅高校间就诞生了上百个古琴社团,琴馆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古琴爱好者、关注者和传承者的队伍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壮大。

  与此同时,古琴艺术的传承步伐也向纵深迈进。2015年起,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组织多位琴家,长期在中、小学校中授课,将古琴“进校园”进一步发展为古琴“驻校园”,让古琴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根。作为北京一零一中学古琴兴趣班的一名老师,林晨也见证了古琴艺术在孩子们之中开花结果,部分学生还在中学毕业后进入了大学的古琴社团,成了高校中的古琴传承者。

  蜕变:守望初心,宁静致远

  值得一提的是,从岌岌可危到重获新生,古琴艺术在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成长的烦恼。有声音指出,职业化、表演化的新趋向让古琴的人文气韵流失,古琴被滥用为附庸风雅和商业牟利的手段,甚至还被调侃为“京城新四俗”之一,古琴艺术发展中的诸多乱象也引起了古琴从业者的关注。

  对此,林晨仿佛有一种琴人特有的淡定与从容:“古琴是一种十分‘固执’的乐器,它的琴弦震动一次,琴音可长达十几秒,这种沉静、节制、中庸的艺术特点以及人们天性和学养的差异,决定了古琴传承的泡沫将逐渐挤出。真正的琴人会一如既往地遵循自己的节奏,不迎合、不媚俗。”

  时隔数年,古琴老师在斑驳光影下抚着古琴、低吟浅唱时的神态和气韵,依旧清晰镌刻在林晨的头脑中。“古琴的本质在于体悟。无论显达还是落魄,古琴一直在琴人的生活里,给人一种精神支撑——这也许正是古琴流传下来,同时也将延续下去的原因。”林晨说。

  在凋敝中坚守,在流变中前行,事实上,林晨从初识、了解到读懂古琴的经历,也是古琴艺术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传承、发展,乃至重生的历程。现如今,依托各类非遗保护活动,古琴正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所知晓,而古琴艺术也在千年的传承中静候着属于它的新一代知音。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上一篇:潘仕学:麻料村银匠的守艺传家

下一篇: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记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景洲

购物车

我的收藏

我的足迹

联系客服

二维码

返回顶部

购物车

X

0件商品
共计:¥0.00

去购物车结算

我的收藏

X

我的足迹

X

联系客服

X
24小时随时解答您的各类咨询,打今儿起,你再也不用等!
商城电话客服
13793659276
商城QQ客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