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1 14:24:22
田彦兰在介绍自己的剪纸作品(摄影:吴艳)
最近,田彦兰都在忙着布置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非遗展览馆。今年,宁夏将迎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她希望这个展览馆能为之添彩。
40岁的田彦兰是国家级非遗回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她自幼随母学习剪纸,已有30余年艺术实践。在秉承家传的基础上,她不断尝试创新,使回族剪纸有了新的突破:由过去的单色剪纸发展到染色剪纸,产品形式更加多样化,丰富了回族剪纸的文化内涵和使用范围,其作品在当地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2006年,田彦兰被评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同年,她代表自治区参加了在四川成都举行的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就在这次博览会上,她发现剪纸艺术非常受欢迎,剪纸产业蕴含巨大商机。
“成为了传承人,我突然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剪纸不再是我个人的事。我有责任要把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同时,我也在考虑是不是可以带领乡亲们靠着这门手艺脱贫致富。”田彦兰说。
就这样,田彦兰和亲友一边教孩子们学剪纸,一边培训同心县的妇女们进行剪纸创作。一些残疾人想学剪纸技艺,田彦兰也手把手地教他们。田彦兰创作的剪纸作品经过包装成为产品后,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在旅游景区、博览会上,很快销售一空。为此,田彦兰发起成立了同心县尕妹子手工艺术品发展联合体,搭建了平台,带领其他团体共同发展。
2008年,在宁夏银川举行的第四届国际剪纸艺术节上,田彦兰创作的剪纸作品《朔方风·西夏情》荣获银奖;2009年,在江苏金坛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剪纸艺术节上,她创作的作品《回回女娃弹口弦》获得金奖。
田彦兰出名了,名利诱惑随之而来,但她的心却坚定如磐石,不为所动。一次,一位公司老总看到田彦兰的剪纸作品后,大加赞赏,让她到其开办的私人艺术馆工作,并许诺年薪10万元。而田彦兰却说:“条件和报酬是很优厚,但我不能答应。因为我是回族剪纸传承人,一定要留在同心这片‘文化沃土’上,在家乡同样可以把剪纸产业做起来,还能帮助周围的农村兄弟姐妹致富。”
2014年,田彦兰成立了宁夏源根民俗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经营公司的同时,她与同事们还承担了政府的招标扶贫项目,每年对200人进行剪纸培训,并对剪纸技艺掌握得较好的人员进行再培训,让她们可以上岗,利用剪纸技艺赚钱。“我们创业时,政府给了好的贷款政策,我们也应该回报社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乡亲们。”田彦兰说。
2016年,田彦兰申请了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以红军西征在同心留下的脍炙人口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400幅剪纸作品,题为《西行漫记之红色回乡》,并印刷成册。田彦兰不无骄傲地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西行漫记》的1/3都是在同心完成的,在上世纪30年代,同心成为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窗口。现在,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红军西征,了解同心,了解回族文化,我用回族剪纸的形式将这一切呈现给大家。”
从2016年开始,回族剪纸出现了滞销情况。田彦兰发现产品单一化和非实用性的缺陷,决心组建一个文创团队开发新产品。
“从一个创意点子到一个文创产品,需要研发很长时间,但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转型。”田彦兰说。为此,她考察了多个文创产品展销会,从其他公司学习经验。文创团队成员都是田彦兰在宁夏大学美术学院进修时认识的一帮热爱传统文化的朋友。大家集思广益,研发了新的剪纸文创产品,比如杯垫、杯子、抱枕等等,这些产品实用又美观,通过超市、商场销售,受到消费者欢迎。
2017年,田彦兰的公司纯盈利达到了100万元,她也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社会上有很多热爱传统文化的消费者,政府也对传统文化和相关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我相信,我们的公司会越做越好。当然,我们必须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满足市场的需求。”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