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1 14:24:22
徐日龙向人们展示花瑰艺术作品
一段朽木、一截树根……在木雕(花瑰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日龙手中,这些不起眼的材料经过精心雕刻,都可以朽木生花,变成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花瑰艺术雕刻作品。
花瑰艺术在海南流传已久。宋代以来,随着当地众多道观、寺院的兴起,花瑰艺术有了广阔的舞台。“花瑰艺术不仅是一门技艺,同时也记录了地方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体现着艺人高超的雕刻与绘画技法。”徐日龙说。
徐日龙生于海南澄迈一个花瑰艺术世家。小时候,他就被当地寺庙里的罗汉和雷王造像深深吸引。“那时候我就经常用堂兄的工具做一些木偶神像送给小朋友玩。上学后,又经常帮老师画宣传栏、壁报,还被老师夸作‘小美术家’。可以说,从小我就和花瑰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徐日龙回忆说,“上中学时,我还经常到澄迈县文化馆看美术老师教素描和水彩画,这对我日后的事业很有帮助。”
很长一段时间,徐日龙都在农村参加生产队劳动,白天干活,只有夜里才能拿起心爱的雕刻刀创作一些木雕作品。1979年到1984年,徐日龙创作的木雕作品《出诊》《舞姿》《丝路花雨》入选多地美术作品展,并得到业内专家学者好评,这激励并推动徐日龙走上了专业雕刻之路。1984年,徐日龙应海南万宁东山岭潮音寺之邀雕刻十八罗汉和殿内屏风,获得了高度评价。自此,徐日龙在花瑰艺术领域始占一席之地。
徐日龙把大半生的精力都放在花瑰艺术上,海南多座知名寺庙的神像均出自他之手。同时,他还不断挖掘花瑰艺术的题材和手法,使其作品种类更丰富、风格更多样。为助力花瑰艺术传承工作,徐日龙还积极配合当地文体局、文化馆,开设了花瑰艺术雕传习所、花瑰美术馆等,并常年组织培训班,带徒授艺,为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艺术能人搭建学习平台。
“我就是要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并喜欢上花瑰艺术!”为了宣传、推广花瑰艺术,徐日龙多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在他的努力下,花瑰艺术相关作品在深圳文博会、成都非遗节等诸多盛会上精彩亮相,让这一文化瑰宝走上了更广阔的平台。
“一套雕刻工具共有大大小小60多件,大的雕刀刀头有20厘米宽,而小的雕刀则仅有几毫米……”在花瑰艺术雕传习所,徐日龙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他的雕刻工具。“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免费授徒,希望能让这门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承。然而虽然有很多人愿意学习,但效果却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学习这门技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很多人在学了一段时间后,觉得不好学就放弃了。”谈及花瑰艺术的传承问题,徐日龙也坦陈自己的忧虑,但他相信,随着社会对非遗的愈发重视以及海南自贸区建设的逐步推进,花瑰艺术之花必将绽放得更加美丽。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