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2 16:07:03
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记忆中,采桑养蚕丝织的场景常常出现在诗歌里,唱词里,水墨画里。初中语文课本上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桑蚕农耕,本就是中国人田园牧歌生活里最美的日常。
绫、罗、绸、缎、锦、绡、绢、纱,一缕蚕丝编织起整个“衣冠中华”,再华丽柔美的丝绸其实都不过来自于那一颗颗洁白无瑕的蚕茧。在安吉县梅溪镇马村的蚕桑生态博物馆,非遗传承人郭跃进分享了他与蚕桑的故事以及马村蚕桑产业发展的破茧之路。
“我从78年开始搞这个蚕桑养殖,算一下到今年也有四十个年头了……”郭师傅二十岁时开始接触蚕桑养殖,今年60岁,在这辛勤养育的四十年里,郭师傅多次参加技术培训,自己也爱琢磨一些养蚕技术。
“养蚕要严把消毒关,养蚕前一周要消毒,每次蚕眠要消毒,传统消毒剂是用生石灰(粉、水剂),蚕三眠出火(一般是三天一眠,眠一次蜕一次皮),四眠放叶也叫大眠放叶,一般要9周左右成老蚕,捉老蚕上簇结茧。传统蚕簇是用稻草加工而成的叫龙灯草。现在是用塑料做的蚕专用的蚕簇,较传统蚕簇耐用清洁。蚕茧一是销售给茧站,二是留用脱绵兜(一般是双宫茧和次茧),蚕茧的加工有土法抽丝和脱棉兜。绵兜脱好后余下的蚕蛹,是上好的美食。”
郭师傅起初对养蚕一窍不通,靠着经年累月的积累,养蚕的每道工序他都开始心里有数,什么时候要升温,什么情况是蚕要生病的征兆,他都了如指掌,蚕仿佛成了他的朋友。在他手里,蚕很少生病,几乎每季养蚕都顺顺利利。
走到马头娘娘的塑像旁,郭师傅讲起了马村蚕桑文化的传说。他不仅对养蚕有独到的研究,对马村养蚕的历史也是如数家珍,“马村最早从宋朝开始养蚕,有一个马姓家族…”相传蚕祖师马头娘娘就是马村上马自然村人,养蚕人家供奉马头娘娘。蚕茧一是销售给茧行;二是留做自家用。
据郭师傅说,马村蚕桑仍保留了传统的养蚕技艺,在养蚕习俗上已有所改变但仍不喜人观看,“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尤是晓晴风露下,採桑时节暂相逢”是这一习俗的真实写照。养蚕人家有嫁女带蚕种到夫家、娘家要给新婚夫妇要做丝棉棉袄、丝棉裤、丝棉被、嫁妆用染红的丝棉加松柏搂起来,以增添喜庆气息,有舞龙灯草谢蚕娘庆丰收等等。
“作茧不自缚,走上致富路”是马村人的口头禅,自2005年安吉县蚕桑园区建立以来,马村已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蚕桑核心区,如今更是被誉为浙江蚕桑第一村。而昔日的马村却并没有像今日这样的产量和多样化的效益。
“以前呢蚕种的培育是民间土法生蚕子叫土蚕,土蚕吃的桑叶少些,柞树叶子也吃,所以蚕茧的质量、产量都不高。”郭师傅说道。
2005年,马村在县农业部门的牵头下,成立了马村蚕桑合作社。郭师傅任副社长,带动村民从事蚕桑种养植,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全心为蚕农服务,马村蚕桑由单一的种桑养蚕,成功引进果桑栽培技术,新开发研制出桑葚酒、桑葚汁、桑木耳及桑木地板、桑皮纤维及蚕茶、化妆品提起物等附加产品。
2011年马村蚕桑文化展示馆落地建成,展示了蚕桑发展和丝绸文化历史,为马村增添了一张特色文化名片。近年来马村连续举办了三届蚕桑文化节,做到了蚕桑文化展示、果桑采摘与农业休闲旅游的有机结合。
2015年马村蚕桑技艺列入湖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年2月申报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月成功列入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如今的马村农户几乎家家养蚕,已形成基地+农户+合作社+制丝企业的产业经营模式。马村蚕桑正如他们自己说的“作茧不自缚,走上致富路”,蚕桑业欣欣向荣。
“蚕海桑田”本来只是郭跃进的一个梦,现在就在眼前。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