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2 14:58:17
马志明在演出
一段相声《纠纷》让全国的相声迷认识了相声角色“王德成”和“丁文元”,也让人记住了马志明。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马志明入选。他是马氏相声的第三代传人,也是相声大师马三立的长子,在中国相声界被尊称为“少马爷”。
虽然生于相声世家,但马志明最爱的是京剧。“一分一分钱攒起来去听京剧,马连良、梅兰芳我都听过。”马志明说。
不过,听戏要钱,听相声不用花钱。“天天在相声园子里,那些个小段久而久之我也就会了。七八岁的时候,就有广播电台的编辑找我录相声。”马志明说自己小时候不怯场,录音上台都大大方方的。
小学毕业后,马志明没征求家里人的意见就报考了天津市戏曲学校(现天津艺术职业学院)。马志明本来想学京剧,可当时学校只有梆子班。马志明的嗓音条件不好,梆子腔又太高,学了一段时间总感觉力不从心,改学了武花脸,却由于种种原因鲜有登台的机会。1963年,马志明调到了天津市曲艺团,继承马氏相声衣钵,开始正式从事相声行业。“那个时候会个十几段就能上台演出了,而我从小就会20多段。”在天津市曲艺团工作了7年后,马志明随父亲一起被下放到天津南郊的农场种地、喂鸡,这一去就是7年。
在那段时间里,相声成了这对父子间唯一的话题。马志明慢慢咂摸出马氏相声的味道:马三立的幽默近乎冷幽默,拉家常般却充满了智慧。马志明不想成为第二个马三立。“我父亲的包袱是层层铺陈,但我希望加快节奏。”戏曲学习而来的手、眼、身、法、步被马志明糅在相声表演里,使他有了跟父亲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回城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马志明成为了团里的台柱子。
“小时候觉得相声很容易,真的干了这行才发现这是很难的一件事。里面的讲究很多,功夫也很深。”有段时间,大家不喜欢听相声了。马志明认为问题出在相声演员身上,一些相声演员守着传统段子不撒手、不改进,观众自然不喜欢。“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我父亲的相声?就是因为我父亲一直在创新,一直在跟着时代走,一直在揣摩观众的需要。”马志明说。
要想有好的作品,必须深入生活。上世纪80年代中期,马志明每天要演两场相声,两场之间的休息时间,就上街寻找创作灵感。他常去和平路治安派出所与民警聊天。有一次刚好看到两个小伙儿为了芝麻大的一点儿事发生摩擦,被民警教育一顿后关在里屋反省。一会儿两人自觉没趣,主动出来检讨:“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马志明觉得这事很生动、挺哏儿,就编成了相声段子。回家和父亲聊,父亲指出了人物形象不够丰满、民警的性格不够鲜明、立意不够突出等问题。经父亲点拨,相声《纠纷》成为马志明的经典之作。
如今,马志明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并不断创作新作品。成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后,马志明坦言,自己诚惶诚恐,又觉得责任重大。“国家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对相声等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将其列入非遗名录进行保护,同时加大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的支持,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人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作为相声演员,我很感动。所以,我必须把相声发扬光大,不然对不起喜爱相声的观众。”马志明说,“上世纪60年代全国只有400多人说相声,现在相声演员人数比以前多了很多,这是件好事情。尤其一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加入了,他们的知识文化修养比我们老一辈艺人强。只要他们克服浮躁心态,为艺术耐得住寂寞,这个行业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虽然出自相声世家,马志明却非常反对门户之争。“我很不喜欢相声圈子里的论资排辈,因为它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反而会带来一些麻烦,对相声发展没有什么好处。传承发展不能靠单纯的收徒弟来完成,传承更不能单纯看徒弟的数量。比起收徒弟,我更愿意多教学生。”
被问及自己有多少学生时,马志明说:“2007年,我出了一本叫《笑匠杂笈》的书,里面收录了59段相声及部分快板、太平歌词等作品的文字脚本和部分创作心得,这些都是我原创、改编以及表演过的段子。我还在书后附上了几段马氏相声代表性节目的光盘,这既是对相声艺术的一次总结,更是广大曲艺爱好者的入门手册。我想,相声从业者和爱好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咱开玩笑打个比方,假如这些从中获益的人都算我的学生,您说我有多少学生?”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