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17:57:53
放弃高薪专攻面塑
“面塑顾名思义,就是用面团塑造形象,可以理解成日常食用的面团经过手艺人之手,捏制出各种形态迥异的造型。”曲英果介绍,只不过,这些面材兑上了蜂蜜、防腐剂等原料,在捏制时根据人物造型需要调制上五颜六色的颜料。
说起这位1986年出生的年轻人与面塑结缘的原因,也颇为让人动容。“我原来在潍坊一家大型酒店从事采购业务,收入比较稳定。”曲英果介绍,由于干采购,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厨师,而酒店大厨们出神入化的食品雕刻让他非常着迷,在厨师精湛的“刀工”影响下,慢慢地接触到面塑这项技艺。“去年,我将自己制作的面塑作品放到网上,没想到受到许多人的追捧,这不仅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自己也是越做越入迷,几天不做就‘手痒’。”曲英果说从去年开始,他毅然放弃高薪,选择辞职,一心扑到这项传统手艺中来。
为了让形象能够栩栩如生地展现,有时一个部位要捏制上百回,面团是捏完了再揉,揉完了再捏,翻来覆去地加工,直到把形象刻画满意为止。曲英果说,面塑工艺程序并不复杂,难点在人物形态,特别是在人物“开脸”的神态把握上。“富有特点造型比较容易制作,面部平平的造型尤其难于突出。”曲英果说像关公、钟馗、孙悟空等人物造型难度系数一般,而仙女、弥勒佛等面部特征不明显的造型就难于抓住特点,尤其是通过眼神传递出的情感。
曲英果作品 赵云
“一个简单的造型大概需要制作两天,体型较大的造型需要花3天以上的时间。”曲英果坦言,他在做弥勒佛这个造型时,仅“开脸”就用了3天时间,从早上七八点开工捏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过程异常艰苦,但当惟妙惟肖的造型脱颖而出时,心中的喜悦无法形容。
把浓缩的世界做到极致“我在长期走访中发现,这项传统技艺在青州几近失传,城里好像只有我一人干这一行。”曲英果告诉记者,尽管他是个年轻人,但他从心里希望这项民间艺术在古城青州能够开花结果。为此,他下一步打算在古街上专门开一家做面塑的门店,让更多的人知道面塑,了解面塑,利用更多的时间在古街上展示制作过程,真正让这项艺术在古城生根。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下一篇:李银凤:针尖上的非遗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