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7 14:47:44
危禄绵在演示小郁竹艺“火弯”技艺。王骁金龙摄
“摆好火柱,把竹子插入火柱的对穿孔里,然后用火在需要弯曲的部位下烧烤,等竹子开始软化,就用左手试压一下。”在青山翠竹环绕的一座手工作坊内,益阳小郁竹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危禄绵正指导学生学习“火弯”技艺。据他介绍,火弯是小郁竹艺的核心工序之一,是小郁竹艺独特的标志性技艺。
益阳小郁竹艺始创于唐宋时期,采用生长3年至5年的麻竹为骨架、多种竹材为部件,加工成各种器具,是一种民间传统手艺。除了火弯,小郁竹艺的制作还有许多繁琐的工序。以做一张双圈竹沙发为例,要经由选料、下料、烧油、烙花、着色、浸泡、开郁口、郁制、精修、打磨、上漆等50多道工艺才能最终成型。
55岁的危禄绵从事小郁竹艺已有20余年,在他的手上,刀痕遍布,老茧厚实。“做这行太辛苦了,当年和我一起入行的人大多已放弃了当初的选择。”危禄绵说。
据危禄绵所述,他与小郁竹艺缘分深厚。“我从小就在益阳传统竹艺厂旁长大,对小郁竹艺的热爱从那时起就根植于心。”上世纪90年代初,眼看着益阳传统竹艺厂垮了,危禄绵觉得非常可惜。于是,1992年,28岁的危禄绵筹借了3万多元资金,请出竹艺厂的3位老师傅,向他们拜师学艺,又从农村里请了10多名青壮年,操办起了益阳市朝阳小郁竹艺有限公司。
经过数年艰辛,危禄绵将小郁竹艺的技艺学到了手,却没有给他带来经济效益,公司连年亏损,几乎耗光了他全部的积蓄,亲戚朋友都强烈反对他继续做这行,但危禄绵仍然做着家人口中“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蛮牛”。
2006年,益阳小郁竹艺被列入了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小郁竹艺的名头越来越响,危禄绵的生意也有了起色。
2013年,他接手益阳大剧院“花鼓风大舞台”的竹艺装饰工程,创新性地将小郁竹艺与舞美融合,设计了8个参差错落的吊脚楼。“这个用圆竹和纯手工制作的竹艺剧场耗时两个多月,用了上万枚竹瓦。”
2016年,益阳小郁竹艺传习所在益阳市桃江县横板桥村内的竹林中修筑完成,成了小郁竹艺的实践基地,每年都有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学校的师生前来参观学习,危禄绵时常与一些学生探讨如何创新运用小郁竹艺,让它更加时尚,更好地融入生活。“年轻人总有许多新奇的想法,让我深受触动。”危禄绵说,竹制的手机支架、特色笔筒、小花盆等都是他们思维碰撞的产物。
为了推动小郁竹艺在孩子中的传承,危禄绵策划推出了小郁竹艺亲子体验一日游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参观传习所、竹艺民俗博物馆、老作坊,体验小郁竹艺手工,在竹林开展“竹文化”诗词接龙。“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既能陶冶情操,也能让孩子们了解小郁竹艺。”危禄绵说。
小郁竹艺的产品造型美观,做工精细,目前已远销欧美、东南亚等的10多个国家。在益阳市,小郁竹艺还有着出国授艺的传统,自1963年以来,益阳市已先后派出了30多批共40多位竹艺师出使几内亚、加纳、伊朗等国授徒传艺,开班办学。去年6月,危禄绵的公司派遣了王胜联等3位竹艺师前往埃塞俄比亚进行培训教学。“除了让竹艺老师走出国门,我们还在完善基础设施,希望吸引更多国际友人前来观摩学习。”危禄绵说。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