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7 14:47:42
王菁演示布依族服饰制作工序
如今,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布依山寨里,流传着一只“布谷鸟”的动人“传说”。每当有人谈到布依族服饰,总绕不过一个人——王菁。除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这个新头衔,王菁的身份还有很多,她是民族服装设计师,是成功的创业者,是文化企业的掌舵人,是家乡富有号召力的全国三八红旗手……“我要带动绣娘们将布依族的传统元素与时尚结合,开发出更多的新产品,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这是王菁践行多年的目标与志向。
上世纪90年代,王菁在贵州安顺蜡染厂担任设计师时,见到过国际友人对安顺蜡染以及民族服饰有着浓厚的兴趣,正是这一幕开启了她对布依族民族服饰发展的探求之路。紧接着,她跑遍了兴义的一山一水,惊喜地发现很多偏远地区的布依族妇女依然保持着自己织布、蜡染的传统手工艺。
“每个绣娘提起布依族的织布、刺绣,眼神里总是溢满喜悦。”在与绣娘们交谈后,王菁找到了属于自己和绣娘乃至整个布依族服饰文化的发展之钥。2002年,王菁大胆创建了布谷鸟服装制作中心,2005年组建兴义市布谷鸟民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带领布依族绣娘们用一针一线织出了少数民族妇女灵活就业、实现增收致富的锦绣之路。
“在一次次调研采风中,我发现,古老的财富正在慢慢消失。”王菁举例说,一些百年以上的纯手工刺绣技艺已近失传。“那些老绣娘都是天生的美学家,每找到一位老人,我内心都很震撼。我觉得,我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些传承下去、保护起来。”王菁说。
据了解,王菁的服装制作技艺为巴结谱系,目前已传至第四代。从王菁的外婆张国兰1921年学艺习得,到王菁的母亲韦光秀1958年继承技艺,再到王菁1983年得到“真传”,目前传至第四代已见枝叶,有学生50余人。
除了传承好布依族古老的服饰制作技艺,王菁还不断尝试创新。10年来,王菁带领徒弟、学生、员工坚持以挖掘整理、传承保护、研究开发布依族服饰、民族床上用品、民族传统工艺品为己任,培育出了少数民族青年服装设计师、制版师、裁剪师、手工盘扣师等技术骨干100多名。同时,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培训了全州1000多名布依族妇女,教她们学习掌握土布编织、手工刺绣,以及民族服饰加工、蜡染、民族工艺品制作等技术。
在王菁看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挖掘和展现黔西南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应整体纳入一盘棋。”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王菁曾在两会中建议进一步推动原生态民族文化、民族工艺等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景区旅游业态,同时加强民族元素文化主题产品创意开发。“这不仅能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也能让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从服装厂、酒店,到演出团、生态旅游开发中心,目前的“布谷鸟”已成为一个集民族服饰、演出服装设计制作,民族食品、民族饮食文化研究开发,民族工艺品、民族旅游产品生产经营,民族歌舞表演和民族生态农业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随着王菁的“布谷鸟”羽翼越发丰满,她的工作也越来越忙。“但每当和绣娘们坐在一起讨论刺绣和花式时,我就会满血复活,因为那是我内心最踏实、最满足的时候,也是我最幸福的时刻。”王菁微笑着说。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