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非遗·文化传承

我的购物车>

全部产品分类

十五年如一日七旬老人王兴堂邢台义授梅花拳

2019-07-24 15:15:12

每周一、三、五、六的晚上8点,熙熙攘攘的河北省邢台市中兴大街金牛广场一角,都会聚集一群练习武术的孩子。出拳、行步……孩子们刚柔相济的招式不时引来围观市民的阵阵喝彩,这些孩子练习的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梅花拳,他们都是“建勋梅花拳业余公益学校”的学生,人群中73岁精神矍铄的王兴堂就是学校的校长。他出身梅花拳世家,是梅花拳第十四代传人。据了解,学校的教练最小的66岁、最大的73岁,都是王兴堂的师兄或徒弟,几位老人在这里义务传授梅花拳已有15个年头。

梅花拳亦称梅花桩,是中国传统武术拳种之一,因习练时以5种姿势进行,并且呈梅花状,故称梅花拳。它的起源时间众说不一,有说春秋战国时,有说秦汉时。而以“爱国爱民”为拳规拳训的邢台梅花拳在邢台市广宗县、平乡县一带已流传300多年,师承关系清晰,有拳谱存世,并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兴堂祖籍平乡县,出生在邢台。其祖父王湘林就是一位梅花拳高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客居于邢台靛市街,在社会上教拳。王兴堂的父亲王建勋自幼学习梅花拳,并于少年时代投军吴佩孚麾下,因武艺突出,在军中渐有名气,后被任命为军习武术教官。

耳濡目染,王兴堂从小对梅花拳产生了浓厚兴趣,每每父亲教授徒弟打拳,他总在旁边观看学习,但是按照梅花拳的传统,他还是另拜了梅花拳名师。苦练精习,寒暑不辍。1973年春季,邢台举办武术比赛,王兴堂获得枪术、拳术第一名,也是这一年,王兴堂开始在家带徒弟。

令人钦佩的是,梅花拳有“不卖拳,不打拳卖艺,不欺压弱小,不给富人看家护院,不授拳给匪人”等传统,王兴堂也一直遵循着梅花拳祖训,从第一天收徒至今,一直坚持义务教学。1980年,王兴堂正式成立了青少年武术之家,授拳同时,还结合拳法技艺等内容编排了众多文艺节目,用这样的形式向社会宣传推广中华武术。提起当时武术之家这60多名学生,王兴堂倍感欣慰:“当时就是希望孩子们在完成学业之余,习武强身,锻炼体魄,提升毅力。现在这些孩子都已走入社会,成家立业,也都继承了乐于助人、扶持弱小等武术精神。”

1983年4月,邢台市成立武术协会,王兴堂当选为副主席,同年“建勋梅花拳社”成立。几十年间,王兴堂一直坚持打拳,坚持授徒,为梅花拳的传承发展兢兢业业,义务付出。但令王兴堂痛心的是,上世纪末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武术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梅花拳似乎也随之出现了凋落的景象。

2003年,王兴堂退休了,近花甲之年依然把教授梅花拳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起先他只是带领师弟、徒弟在邢台历史文化公园、金牛文化广场等地练拳,渐渐地引起了不少市民的注意。2006年邢台梅花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人们对梅花拳认知的加深,开始有不少人带孩子前来求学,王兴堂依旧分文不收,坚持义务授拳。慢慢地,学拳的孩子越来越多,一段时间后,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以前身体弱,爱生病,学拳之后身体素质增强了,一年都不感冒的大有人在。一些平时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孩子,自从对梅花拳产生兴趣后,玩游戏的时间也减少了。

王兴堂的身体力行不仅得到了家长和孩子的认可,也受到了社会的尊敬。金牛文化广场所在的桥西区中兴路街道办事处文体中心听说他的事迹后,还给王兴堂的拳社提供了大鼓、服装等配置全力支持义务教拳。

每当一天的练习结束,广场上总会响起孩子们的齐声背诵:“不避寒暑,梅花精神,刻苦练功,强体健身,文成武就,德艺双馨,报效国家,服务人民!”“这是我定的校训,为的是把梅花拳更好地传承下去。”王兴堂说。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上一篇:李艳军:用永乐桃木雕刻美好人生

下一篇:内蒙古耄耋非遗传承人曹纳木:保留民族独特风貌

购物车

我的收藏

我的足迹

联系客服

二维码

返回顶部

购物车

X

0件商品
共计:¥0.00

去购物车结算

我的收藏

X

我的足迹

X

联系客服

X
24小时随时解答您的各类咨询,打今儿起,你再也不用等!
商城电话客服
13793659276
商城QQ客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