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非遗·文化传承

我的购物车>

全部产品分类

感知生活的同时,热衷于未知的探索——傅长敏

2019-07-19 17:39:46

人生虽然短暂而渺小,却当生如夏花之绚烂。将生命的感知,凝固于生活之中,艺术的价值便是如此吧。

瓷器

今天这一期,我们探访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粉彩瓷”代表性传承人傅长敏老师,在她的工作室,一段简单的交谈,却有着不一样的人生体会。

傅长敏老师,生于1968年的景德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更是一个历经百年历史的陶瓷家族传承者。而傅长敏老师所从事的粉彩工艺,也一如她本人一般,温和儒雅,精致含蓄。

傅长敏老师作品

粉彩工艺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其萌芽于康熙时期,在雍正朝便逐渐兴盛。由于古代宫廷器以皇帝的喜好为主,匠人并没有任何思想意趣的表达空间,因此到了晚清民国之后,思想解放,很多人开始通过陶瓷创作,宣泄个人情感,表达对事物的体会与认知,因此,粉彩拥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交织

如果说人生有时像安排好的宿命,那么傅长敏老师的人生,就似乎注定与陶瓷交织不清。

傅长敏老师与父亲

从傅长敏老师曾祖父,在天津从事陶瓷贸易开始,这个家族便与陶瓷再未分离。傅长敏的父亲和爷爷,都是从事陶瓷制作的老匠人,家庭氛围的渲染,对于傅长敏老师的童年而言,见过的最浪漫的事情,莫过于技艺相伴。

由于景德镇陶瓷制作分工极其明确,傅长敏老师的爷爷便专门从事陶瓷绘画,而奶奶则为爷爷画的瓷器进行填色。夫妻二人共同经营着一家红店,所谓红店,便是画瓷器的店,或许是因为中国人对红色的崇尚,因此用画红代指釉上绘画。而傅老师爱人的母亲,曾经就在这家红店之中,师从于她的奶奶,学习填色。傅长敏老师说,奶奶的粉彩填色,是一级棒的。


傅长敏老师与爱人陈军先生

建国初期,由于公私合营的政策,傅长敏老师家的红店被收并,而主抓这件事情的负责人,恰巧是傅老师爱人的父亲,因此傅长敏老师总会调侃着,丈夫家把自己家的工作室给合营了,而傅长敏老师的爱人则会打趣回应,“我,也被你给合营了”

或许正是由于自己的家庭,与陶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在傅长敏老师的内心深刻的认为,瓷器,就像是浸染在血液里的东西。它不仅仅是一门繁琐的技艺,更是童年的时光,与家人的回忆。


傅长敏老师父亲傅尧笙先生

在傅长敏老师心中,自己的父亲是一个艺术造诣很高的人,比起爷爷而言,父亲更为较真,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探索,所以才拥有了无数优秀的作品。时至今日,父亲创作的青花劲梅大缸,依旧静立在中南海的厅堂之中,而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时,送给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江山如画文具,也是出自父亲之手。

傅长敏老师作品

正是由于父亲对技艺的严格。自幼父亲便言传身教,点滴不漏,笔到什么程度是最好用的,何处下笔何处收,色料的干湿与浓淡,如何才能磨出更细腻的颜料,甚至有时候,一叠颜料要研磨上三个月之久。这一切,或许并不是学校里老师简简单单的几节课便能教会的,它是贯穿于生活中的记忆与习惯。

傅长敏老师作品

因此,傅长敏老师一直认为,家传,是技艺传承的重要形式,因为不仅要言传身教,还要细致入微,甚至事无巨细,这是学校教育做不到的,而这种浸透骨髓的习以为常,才能铸就真正的工匠精神。

心 境

除了家传之外傅长敏老师热爱瓷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论是何种工艺的陶瓷,烧造,总是尽显世事无常。在开窑之前,你永远无法预知,它会呈现出怎样的最终效果。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奠定了傅老师对陶瓷的兴趣,拥有神秘感的事物,更具韵味。


傅长敏老师作品

粉彩技艺虽然是托生于中国墨笔花鸟绘画,但是比起宣纸作画,陶瓷釉上绘画要难得多。它需要漫长的经验积累,以保证对料性的掌握,粉彩绘画的颜料是矿物质,经过油料作为粘合剂再用樟脑油稀释,因此蘸在笔上是粘稠的,太油了就晕染了,太干了就画不上去,没有经验的人甚至连线条都画不了。

傅长敏老师作品

然而,即便是掌握了料性,可以自如作画,有时却也未能尽如人意,1300度的高温煅烧过程中,你无法预知哪些细腻的颜色过渡,会在高温中失去色彩,而一切细腻的地方,才是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与表达,因此,不断地寻找颜料。不断地尝试和意难平,才能最终将最好的艺术保存下来。而陶瓷艺术,一旦烧成,艺术家的情感便凝结在了瓷器上,便再无任何外界因素,可以改变这经过1300度煅烧后的成果。

创 造

对于陶瓷艺术的创作与发展,傅长敏老师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她坚信,任何艺术的积淀,它的背后最终都是哲学,是建立在这个民族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因此,艺术创作的内核,是民族文化的烙印和传承。

傅长敏老师作品

诚如一些人所说,许多传统匠人失去创造的能力,而艺术的内核,本就是触类旁通的,因此,传统工艺的传承,需要的不仅仅是对传统技艺的模仿,更需要不断感知,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才能感知到这个世界的无限广袤。


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不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人,沉淀和积累都已经变得尤为难得,所以很多人总觉得现如今的工艺不如曾经,事实上,时至今日,工艺的进步、技艺的发展从未停止,然而,很多人却失去了心境,失去了古人温润宁静、道法自然的哲思。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购物车

我的收藏

我的足迹

联系客服

二维码

返回顶部

购物车

X

0件商品
共计:¥0.00

去购物车结算

我的收藏

X

我的足迹

X

联系客服

X
24小时随时解答您的各类咨询,打今儿起,你再也不用等!
商城电话客服
13793659276
商城QQ客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