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30 17:23:50
据11月27日在第二届中国非遗发展大会北京论坛上发布的《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8—2019]》(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底,我国非遗产业核心层规模突破1.4万亿元。
在巨大的数字背后,显露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地企业和资本将其视为一块尚待开发的金矿,并试图用商业手段进行一场与现代的生活的“活化之旅”。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当古老的传统与文化迎头撞上现代商业世界,非遗不可避免地开始拥抱现代技术、互联网、品牌和资本。传承之路并不平坦,但是,经由商业这扇打开的窗,或许可以看到那些古老的技艺在未来依旧生生不息。
报告解读
产业生态正在形成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报告》是我国目前首份常态化发布的关于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整个报告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分析了在世界非遗发展格局下,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背景、现状、问题、特点、规模结构、趋势、重点发展板块、战略路径及建议与对策等。
在对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趋势研究的基础上,《报告》显示,仅对中国非遗产品产业的核心层进行相应的规模分析,据预估统计,2018年中国非遗产业规模保守估计为14000亿元。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非遗产业发展结构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中国非遗产业规模发展迅速,特别是非遗业态的发展进一步丰富,新的业态在融合的过程中不断生发。二是中国非遗产业规模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是中国非遗产业发展的联动作用,表现在规模结构上就是有了核心层、外围层与辐射层的分布,三头并进,相互促进,带动了中国文化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四是在中国非遗产业规模结构中,非遗工艺品类产业、非遗医药类产业及非遗餐饮类产业是主导,超过了整个中国非遗产品产业规模的70%以上;非遗民俗旅游产业、以版权为中心的衍生非遗产业、非遗家具家居产业等,目前虽然所占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其成长发展最为迅速;非遗产品的支撑服务产业的规模也在迅速提升,成为中国非遗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发展板块。五是中国非遗产业生态正在形成。六是中国非遗资产管理的规模不断提升。
非遗文创
丹寨锦绣谷让大山里手艺“走出去”
从文创、研学到演艺、民宿,中国非遗产业正展现着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锦绣谷产品
“非遗文创”依托非遗资源,通过创意性和应用性设计,开发出具备文化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的文创商品,在落地载体上以非遗工坊、非遗博物馆、非遗文化产业园、非遗主题景区为主。在这一方面较为成功的案例是贵州丹寨锦绣谷。
丹寨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苗、侗等少数民主族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全县范围内纳入非遗名录的项目多达145项,其中黔东南州级非遗17项、贵州省级非遗10项、国家级非遗7项。按人口平均,相当于丹寨县每1200人就拥有一项非遗,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非遗之乡。
非遗活动
“秦淮灯会”串起“吃住行游购娱”消费
“非遗活动”是指以非遗文化为主题举办的各类非遗节庆、少数民族非遗民俗活动等(如彝族的火把节),这些活动的载体主要是文化景区和公共文化空间。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布“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中,由南京秦淮区报送、江苏省南京市文化和旅游部门推荐的“秦淮灯会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案例位居榜首。该活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会”为资源和平台,每年举办数百场科举、儒学、报恩等文化活动,并研发出主题旅游体验、传统民俗表演、精品文化展览等活动形式,将非遗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深度结合,成为秦淮旅游的核心支撑和代表作。
秦淮灯会
“过年不到夫子庙,等于没过年;到夫子庙不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秦淮灯会素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现在秦淮灯会已成为展示南京本土传统文化的平台与窗口,也是春节期间南京最有年味的地方。每年灯会都会在秦淮代表性的景区举办,灯会恢复举办初期,主要集中在夫子庙景区核心景区,近几年已扩大至门东、大报恩寺、白鹭洲公园、十里秦淮河等旅游最集中的老城南区域,带动春节期间景区游客量不断“井喷”。
今年灯会期间,除灯展、灯市以外,秦淮区还同步推出10余条文化主题旅游线路,举办数百场传科举、儒学、报恩、非遗等各类文化活动,通过主题旅游体验、传统民俗表演、精品文化展览、优惠营销活动等形式,让市民游客在赏灯的同时,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江南新春浓浓的年味。
“秦淮灯会是辐射带动极强的民俗活动,最直接效应就是促进了相关业态收入大幅提升。”秦淮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秦淮灯会直接拉动周边文化、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的发展,对南京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正在不断提升。
此外,秦淮区还将秦淮灯会作为与国内外城市联动发展的重要纽带,使“秦淮灯会”等优质文化旅游活动与招商推介、项目签约结合,打造出“秦淮招商”品牌,助力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非遗游戏
向年轻人传统文化传承有了新玩法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边玩边学。今年6月7日,随着“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节目《非遗公开课》播出,“非遗公开课”微信小游戏也正式上线,将结合节目用集文化、娱乐、互动于一体的“轻互动”形式,帮助更多人重新认识非遗,领略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推动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蔚然成风。
早在2018年10月,腾讯《QQ华夏手游》高级美术设计师陈鹏在故宫博物院“年画重回春节”主题发布会中说,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越来越少,相比于潮流文化,传统文化稍显得“跟不上”时代。但文化的魅力是可以跨越时代跨越空间的,它需要的是一种新的方式跟年轻人见面。电子游戏天然具备“交互”、“参与”属性,游戏或许就是传统文化重回大众视野的一个良好媒介。
从文化的层面来讲,游戏和文化相融合的方式,开启了“非遗+游戏”的旅程,文创的融入确实为游戏带来了很多生命力,而游戏也为传统文化融入了年轻的活力。在这种融合的过程中,既丰富了游戏的内涵而且延长了游戏的生命周期,除了在游戏里加入很多传统文化的元素,也会把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游戏在创作初始的世界观里,很多游戏企业同时还推出了“文创+游戏”等功能性游戏产品,真正让中华文化在年轻人当中火起来。
在2018年,国内各家游戏厂商纷纷和非遗项目、博物馆等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主打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功能性游戏:腾讯联手故宫博物院共同推出了包含故宫名画元素的眼球追踪游戏《睛梦》和使用古代建筑模块亲手建造故宫建筑的《故宫:口袋工匠》;而网易代理的《我的世界》同样使用模块拼装玩法,有玩家团队主动在游戏中复原了故宫建筑的全貌,此外,网易还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打造了中国古代绘画意境游戏《绘真·妙笔千山》,这款游戏也已经在最近获得了版号;盛大游戏的互联网+中华文明项目《文物加》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与全国多家博物馆合作,以轻游戏的形式展现了祖国各地各时期的文物工艺、制法和背后的历史故事。
绘真·妙笔千山
对于游戏人来说,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非常巨大的宝库,创造出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让年轻一代玩家通过手机认识到越来越多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全新的玩法、AR和VR技术,结合中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年轻人真正走进中华文化本身。
未来路径
一个平台二个方面五条路径齐发力
从上面的案例不难看出,当前“非遗+”正呈现百花齐放之势,那么未来中国非遗又将去向何方?
根据此次的《报告》,未来中国非遗的战略路径就是“一个平台二个方面五条路径”。
所谓的“一个平台”是建构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除了基本的展示与交流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非遗及其产业资源整合与资产化平台,产业要素市场与产业资本市场平台,如通过建立相应的非遗及其产业基金、非遗及其产业设计服务中心等,为非遗及其产业要素市场、资本市场等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二个方面”是指在当下,非遗及其产业的抢救保护依然是重点;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非遗及其产业资源的梳理、挖掘、发现、使用、转化等工作是核心;
“五条路径”包括:一是通过当代设计培育非遗及其产业链条,推进非遗产品与消费品进入当代生活;二是通过市场机制的推动,进一步利用市场交易创新,让非遗产品、非遗体验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三是通过发掘新的非遗及其产业消费需求,推进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时尚化进程,创造非遗及其产业新的需求,从而使非遗消费(物质与精神)进入当代生活;四是通过“互联网+”使非遗产品、非遗及其产业文化等的推广与传播大众化,在与新的生活方式融合过程中,通过跨界创新融合,推动非遗及其产业进入大众生活的进程;五是通过交流互动发展体验消费,推动非遗+旅游这一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