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非遗·文化传承

我的购物车>

全部产品分类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如柏:千年楠木刻下写意山水

2019-09-20 14:49:13

原标题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如柏木雕新作问世 千年楠木刻下写意山水

核心提示

木雕,被列“扬州八刻”之一,跨越数千年历史,蜚声海内外。记者昨获悉,刚刚由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如柏,历经三年时间,新近完成一件金丝楠木雕刻作品《青山清溪隐菁庐》,气势磅礴,栩栩如生。

刀锋有乾坤技法见匠心

清晨,赵如柏一如往日,端坐斑驳的长条桌边,专注雕琢。这一幕,就是赵如柏的工作常态。“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用这句话形容赵如柏和他的作品,一点也不为过。一块长1.92米、宽0.65米、高0.04米至0.1米的金丝楠木上,山脉层层叠叠,松叶遒劲密布,古宅掩映其中,溪涧清泉涌动,孩童放牛嬉戏,勾勒出一幅“青山清溪隐菁庐”的意境画面,作品历经三年完工。

扬州木雕,之所以名声赫赫,因为“讲究”。从木雕材质、画图设计再到雕刻打磨、擦漆封存,每一个流程都要求精益求精。“比如,雕刻的木料要有韧性,不易变形、腐蚀。”赵如柏轻抚作品介绍,这块金丝楠木是一块汉代整木,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经长时间的地下保存,木质相对稳定,适合制成工艺品。

赵如柏善刻山。刀在手中,攒、叠等雕刻技法变换自如,时而镂空,偶有留白。幻化为远近山石交替,峰谷连接,胎点“隔井”,节奏灵动。

“老技艺的价值,在于它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证了一代代工匠‘倾一生、做一事’的风骨。”赵如柏说,作品里,融入了师父的教诲——松针代表着坚韧品格,山峦寓意海纳百川,小路尽头看到了绝处逢生,天人和谐归于自然……

融汇漆雕技法形成木雕个人风格

今年是赵如柏从事木雕、漆雕的第60年。上世纪30年代,赵如柏出生在洪泽湖一个农民家庭。1956年,赵如柏在叔叔力荐下,进入扬州漆器生产合作社,从师著名艺人梁国海。

“一开始练刀法,师傅要求用刀片在毛竹上刻圆圈,每天手上都会划出好几道口子。”赵如柏回忆说,就这样,一层层刻下去,直至大半年,把半米长的毛竹都刻穿了,才算是基本合格。除了刻竹子,刀片也要自己打磨,经常是磨到双手都麻木了,也不自知。

1958年,赵如柏被选送到南京艺术学院进修雕塑专业,系统研习《工艺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等,赵如柏一头“钻”进了艺术海洋,并对扬州传统工艺产生了难舍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赵如柏师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首创了楠木雕和点螺结合新工艺,尤为突出的是把红雕漆藏锋不露、光滑圆润的艺术特点融汇于木雕的立雕、镂空雕、浮雕和薄雕工艺之中,使产品既有木雕的层次清楚又有雕漆工艺精致圆润的特点,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

如今,赵如柏在漆雕、木雕双方面造诣深厚,人称“双绝”。赵如柏感慨说:“从事手工艺制作,就要耐得住寂寞,慢工出细活。”

“快时代”下“慢工”面临挑战

无论是木雕、漆雕还是玉雕,扬州艺人的“刀”下功夫了得,从各项技艺的文化历史探究,很多方面同根同源、通汇贯通。

在赵如柏的家中桌上,放着一个楠木砚台,这一工艺作品叫做“漆砂砚”。“一般的砚台是石质,漆砂砚材质则是楠木,并由金刚砂、生漆、颜料等调和上色。”赵如柏说,通常在石砚中发墨要1个多小时,漆砂砚发墨只需1分钟。相较传统的石砚,它具有轻便和坚固耐磨的特色。

早在汉代,漆砂砚技艺就在扬州广泛流行,清代失传。上世纪80年代,扬州曾经出土了彩绘木胎漆砂砚。赵如柏萌生了一个念头:将先祖的智慧技艺还原再现。

翻阅史料《漆器修饰录》,反复研究尝试,赵如柏托关系、跑市场终寻得佳木。潜心雕琢一年多,将失传200多年的漆砂砚研制成功,《芭蕉》《松树》《兰竹》《梅花》四方漆砂砚作品“一炮而红”。

年事愈高,赵如柏愈感力不从心。“大半辈子下来,收过不少徒弟,但有的改行了,有的利欲熏心。”赵如柏说,从艺都会枯燥乏味,愿意“俯身”钻研的年轻从业者寥寥,在市场经济下的“快时代”,传统技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上一篇:陈丽华:“浓缩”老北京记忆

下一篇:非遗传承人粟田梅:侗锦织出服饰产业靓丽风景

购物车

我的收藏

我的足迹

联系客服

二维码

返回顶部

购物车

X

0件商品
共计:¥0.00

去购物车结算

我的收藏

X

我的足迹

X

联系客服

X
24小时随时解答您的各类咨询,打今儿起,你再也不用等!
商城电话客服
13793659276
商城QQ客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