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非遗·文化传承

我的购物车>

全部产品分类

徐朝兴:“龙泉青瓷塑造了我,我的一生属于龙泉青瓷。”

2019-09-20 14:49:11

2016年12月7日上午,73岁的徐朝兴在中国美术馆的三层展厅里最后一遍审视自己的作品,再过几个小时,“青瓷·传承·复兴暨徐朝兴从艺六十周年作品展”就开幕了。

走到灰釉“观沧海”大盘前,他停了下来。这是一个直径76厘米的弟窑瓷盘,尺寸之大、品相之好、刀工之复杂令人惊叹。“这是一个老天保佑的作品。”他说。

去年9月,大盘的坯就已经完成了,但在那之前还从来没有哪个窑烧制过这么大的盘子。面对这个难题,徐朝兴想了足足三个月,跟窑工在一起吃饭、干活。当这件作品经过熊熊窑火的冶炼以完美的姿态展现在眼前时,除了“老天保佑”,他想不出别的句子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龙泉窑青瓷创烧于南北朝时期,发展于北宋,兴盛于南宋,明清时渐趋衰落。1956年,13岁的徐朝兴开始学习青瓷技艺。

“那天,我跟着父亲步行八十多里路想去陶瓷厂当学徒。但由于我年少个子小,一开始厂方拒绝收留我。”徐朝兴说,但他天性爱玩泥巴,“命中注定要吃这碗饭”。

“既然厂家不肯收,我便靠着自己的摸索尝试做些小东西。没多少时间,竟然被我摸索出了做瓷的基本要领,像模像样地做了一些小物件。厂家见状,便破例收下了我这个个头还不足一米三的小学徒。”

1957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轻工业会议上,中央决定“尽快恢复祖国历史五大名窑,尤其是龙泉窑和汝窑”。之后,一度休眠的龙泉窑终得复烧。

作为复烧核心技术团队八人“仿古小组”的成员之一,徐朝兴参与了对龙泉青瓷的恢复与研制。但是老一代手艺人的家传技艺极少外传,非亲非故的学徒从师傅辈那里学到的手艺十分有限,要掌握更好的技术必须靠不断的摸索。


“我出身不好,家境也差,一门心思只想学点技术有口饭吃,在那个年代里,他们都称我为‘只专不红’的人。”他说。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浪潮,徐朝兴迎来了艺术生涯的春天。人民大会堂、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场所都收藏了他的作品。他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等称号。

徐朝兴说,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把龙泉青瓷传承好。“首先是精神上的传承,要以德为先;然后是技艺上的传承,在工艺上要做到精益求精;再是在创作上,要鼓励年轻人推陈出新、体现个性化。”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16天,以徐朝兴的从艺经历为主要线索,分为溯源、重生、守望、励新、拓造五大篇章,在展出徐朝兴师徒两百余件代表作的同时,还从青瓷的历史及发展脉络、烧制工具与材料、烧制技艺与文献资料等方面展现龙泉窑青瓷的全貌。


“每一种手工艺术的背后,都凝聚着手艺人对材料、工艺、思想表达的智性体悟,流淌着匠者的体温,并散发‘人文精神’的芳香。这场展览不仅是徐朝兴先生的个展,还是观览我国青瓷手工艺综合发展情况的学术展。”徐朝兴徒弟、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说。

周武说,徐朝兴先生已年过七旬,仍立志担当,身体力行,他生活简朴、严谨自律,对工艺精益求精,每日五点起床,打磨手艺。

“我常说自己是个“老陶工”,因此从不敢懈怠自己的手艺,还在努力搞创作。”徐朝兴说。“我与龙泉青瓷已紧紧联系在一起,是龙泉青瓷塑造了我,我的一生属于龙泉青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上一篇:端庄“大器”:婺剧名家陈美兰风采

下一篇:“跨界”古琴家陈长林:琴心悠悠七十年

购物车

我的收藏

我的足迹

联系客服

二维码

返回顶部

购物车

X

0件商品
共计:¥0.00

去购物车结算

我的收藏

X

我的足迹

X

联系客服

X
24小时随时解答您的各类咨询,打今儿起,你再也不用等!
商城电话客服
13793659276
商城QQ客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