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非遗·文化传承

我的购物车>

全部产品分类

关金芳:唱好兴安岭上的“赞达仁”

2019-08-20 14:09:31

7月21日凌晨5点,64岁的关金芳拖着行李箱走出她位于黑龙江大兴安岭的家。历经汽车转飞机再转汽车,当天夜里10点多,关金芳来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入住酒店。对此,关金芳非但不觉得疲惫反而特别兴奋,因为她是前来参加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唯一的黑龙江民歌手。作为鄂伦春族民歌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关金芳说,这一次不仅要把鄂伦春族民歌唱好,还要向专家、同行们汇报一下近年来发生在她所在的小村庄里的事情。

这个小村庄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的鄂伦春族聚居村——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白银纳村。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在鄂伦春语里,“山歌”被叫做“赞达仁”。“赞达仁”是鄂伦春族这个过去以游猎为生的民族主要的歌唱艺术形式,也是他们游猎生活中的沟通媒介。

关金芳说,她从小就喜欢跟村里的老人们学唱民歌。在村里,听到谁家传出了好听的歌,她会立刻拿出小本子和笔,用专门学来的简谱记录下旋律,并记下歌词。直到2004年的一天,这份喜爱突然间变得沉甸甸。

那天,关金芳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文化馆干部丽娜的电话,邀请她去北京参加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特色馆藏项目“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建设库”的采集录制。

那是关金芳第一次去北京。一肚子的民歌唱哪几首好呢?穿什么服装去更合适?放下电话,关金芳就去找村里最年长的关扣妮老人商量。最后她俩决定,要唱就唱风格和调式完全不同的歌。尽管丽娜在电话里说此次去唱上两三首歌足矣,但是两人还是一首一首讨论后斟酌选出了13首备选歌曲。为了此次录制,关金芳还特意做了一件极具代表性的鄂伦春族服饰。

那次的录制特别顺利,但录制完成后,关金芳心事重重。她回到呼玛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县长汇报了组建鄂伦春民间艺术团的想法。她说,北京之行让自己“仿佛沉睡多年后突然惊醒一般”,发觉鄂伦春族文化流失得太多了,必须得把它们捡回来,让村里人都意识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鄂伦春文化的魅力。

为了组建艺术团,她开始教年轻人唱歌。白天要上班,她便晚上教;孩子们住得分散来家里学不方便,她就打电话教。那段时间,几乎每天她都要拿着电话从晚上7点教到凌晨1点。“每天我的手机都是发烫的,每个月的电话费要五六百元。”关金芳说,把本民族的文化传承给年轻人是她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2006年,鄂伦春民间艺术团渐渐有了样子。起初,他们在村里的十字路口、村民小院里演出;后来,他们到北京、哈尔滨、福建、广东等更多地方演出。除了唱鄂伦春族民歌,孩子们还学会了鄂伦春族传统舞蹈。

关金芳做了100多件不同时期、不同用途的鄂伦春族传统服饰,民间艺术团的孩子们穿着这些衣服还搞了一次服装秀。关金芳给这次服装秀起了一整页纸的名字,最终决定叫“从远古走来”。她说,希望村里的年轻人透过这些服装了解到鄂伦春族的文化是怎样一步一步、一代一代从远古走来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上一篇:石丽平:将“指尖技艺”转化为脱贫力量

下一篇:杨华珍:困境中走出的藏羌织绣守护者

购物车

我的收藏

我的足迹

联系客服

二维码

返回顶部

购物车

X

0件商品
共计:¥0.00

去购物车结算

我的收藏

X

我的足迹

X

联系客服

X
24小时随时解答您的各类咨询,打今儿起,你再也不用等!
商城电话客服
13793659276
商城QQ客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