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非遗·文化传承

我的购物车>

全部产品分类

台州11个项目入选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9-10-11 16:32:01

大美非遗·核心提示: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公布了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98项,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项目。台州市有11个项目入选,入选数居全省第三。

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公布了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98项,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项目。

台州市有11个项目入选,入选数居全省第三。其中,传统舞蹈类2项,分别是黄岩区的院桥高台狮舞和温岭市的天皇花鼓;曲艺类1项,玉环县的鼓词(玉环鼓词);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3项,分别是黄岩区的南太极拳、临海市的缩山拳、天台县的天台山易筋经;传统美术类2项,临海市的临海犀皮漆艺、路桥区的路桥保安剪纸;传统技艺类2项,临海市的夹苎脱胎漆艺和天台县的“一根藤”制作技艺;民俗类1项,温岭市的石塘元宵习俗。

近年来,台州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非遗工作机构,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制订实施项目保护规划,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文化强市、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努力和贡献。目前,台州已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0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99项。此次公布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种类齐全,特色鲜明,传承良好,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的有力补充和提升。

以下介绍其中的非遗项目:

院桥高台狮舞(传统舞蹈)

院桥高台狮舞起源于清代初期的黄岩院桥,是在九张八仙桌搭成“品”字型高台上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院桥高台狮舞突出武舞一体,狮子表演时有扑跌、跳桌、朝拜、钻洞、戏球、跳桩并在梅花桩上坐顶,上肩,绕桩等高难度动作,又讲究狮子表情,愕、怕、喜、怒、擦痒、舔毛等,是一项集民间舞蹈和传统武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天皇花鼓(传统舞蹈)

天皇花鼓源于安徽凤阳,后流传于温岭泽国天皇村而得名。是一种边歌边舞的传统民间舞蹈。天皇花鼓以江南民间小调为基础,由民间艺人创作填写曲词,用方言俚语演唱,表演上糅合了传统戏曲动作,以胡琴伴奏,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表演风格质朴细腻、幽默诙谐。

玉环鼓词(曲艺)

玉环鼓词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温州鼓词在流传过程中所派生的、用台州方言(太平话)演唱的一种地方曲艺。以一面扁鼓、一张词琴、一副三粒板(又称押瑟)、一块抱月为伴奏乐器;以说、表、弹、唱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一人演唱多角色的方式,用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语言特色,辅以恰如其分的表情和动作,是一门长于抒情、善于叙事的说唱艺术。

南太极拳(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南太极拳根据流传黄岩民间的太极拳和南拳挖掘整理、加以发展而形成的拳术。它共分6路,有66个招式,拳法柔和敦厚、开合有序,其特点是:突出韧劲,动作犹如古藤百折;重心低,步法稳健,朴实敦厚,运用“扣”与“刁”等多变的手法,以技击为核心,内外兼修,精气神统一,健身防身可兼得。

缩山拳(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缩山拳因“缩大山之力聚于拳掌而发之”而名。相传为元未台州农民义军首领方国珍所创,是最有特色的浙江地方拳种之一。它运用拳、掌、肘、肩、脚、髋、头等人体部位出击,以快捷短打为主,以贴身缠、靠、肘膝并用为主,利用空间小,适合山地、泥地、船上和室内等地方施展。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拳经捷要编”中“三十二式击技法”吸收了缩山拳的拳步法。

天台山易筋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天台山易筋经,即通过吐纳贯气,引拉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延筋舒脉,以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方法。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天台山紫凝道人宗衡托名菩提达摩撰写了《易筋经》,原系道家导引之术,后被推为中国气功健身的经典。这是一种内外兼练的医疗保健养生功法,适合中、青、老年人群习练,有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健身功效。在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健身气功新功法中,易筋经位居其一。2016年6月,天台县被中国健身气功协会授予“中国易筋经传承地”。

路桥的“保安”剪纸(传统美术)

路桥保安剪纸是道教举办“保安”习俗活动中所使用的一种装饰性主题剪纸,即祈福求安的剪纸。“保安”剪纸从题材分也有三类:一是吉祥图案剪纸;二是传说戏剧剪纸;三是生产生活剪纸。路桥保安剪纸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寄托了实现美好的愿望。

临海犀皮漆艺(传统美术)

临海犀皮漆艺是因漆器表面的纹样像犀牛肚脐眼周围的皮纹,故名。临海犀皮漆艺它将不同颜色的漆料堆涂在高低不平的器胎上,构成不同漆层的花纹,漆料干燥后再经打磨,从而产生出色泽亮丽、光滑异常、自然生动的艺术效果,是我国髹饰漆艺中独具特色的一种。中国漆艺专业委员会周石教授评价临海犀皮漆艺是“中国当代在传统漆艺领域在恢复发展的唯一案例。”

“一根藤”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一根藤”就是依照设计好的图案,把许许多多木条,通过榫卯连接成成一根无头无尾的盘曲藤状的线条,委婉多姿,回环穿插,承转启合形成各种吉祥的图案。常用的图案有花瓶插戟、狮子嬉球、葫芦宝瓶等,运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表达幸福绵长、吉祥美满的寓意。“一根藤”制作技艺不仅凝聚着民间工匠的艺术创造力,更是寄托着人们对吉祥平安的美好向往。

夹苎脱胎漆艺(传统技艺)

夹苎脱胎漆艺是采用青丝泥制胎,用苎麻布逐层裱褙,待阴干再经二次脱胎后,加以打磨、髹漆、研磨的一种手工漆艺。它集泥塑、夹苎、脱胎、髹漆、彩绘于一体的民间传统工艺。具有质地轻巧,经久耐放,防水、防潮、防虫蛀,耐热、耐酸、耐碱等优点。

石塘元宵习俗(民俗)

石塘元宵习俗,随闽南移民迁入,已有300多年历史,当地俗称“扛火镬”。是温岭石塘渔民在元宵期间以“驱邪辟邪、保平安、延续生命、庆丰收”为目的,以扛火镬为核心,混合扛台阁、鱼灯、舞龙、踏地故事等表演的渔区传统节日巡游活动。该习俗体现了渔民崇拜大海和与之和谐相处的积极心态,成为渔民文化和情感的连接纽带,表达了渔民对平安生活、渔业丰收的渴求。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上一篇:江山市新增1家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

下一篇:“东西南北贺新春” 桐乡非遗展风采

购物车

我的收藏

我的足迹

联系客服

二维码

返回顶部

购物车

X

0件商品
共计:¥0.00

去购物车结算

我的收藏

X

我的足迹

X

联系客服

X
24小时随时解答您的各类咨询,打今儿起,你再也不用等!
商城电话客服
13793659276
商城QQ客服
立即咨询